
专题通讯
计算机学院创建于2001年,与学校同龄,是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计算机学院由计算机系发展而来,从最初只有两名教职工、400名学生,发展到今天,有学科带头人3人,教授9名,副教授17名,教职员工100余人,在校学生4200余人。计算机学院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6个本科专业,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4个专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两专业是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路工程专业是四川省民办高校特色专业,网络空间安全教学团队入选四川省民办高校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计算机学院与行知学院联合党总支主持的“社区青年号”融合性校社共同体建设计划入选全国民办学校首批党建特色建设项目。教工第二党支部入选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样板支部培育单位。
经过多年发展,计算机学院构成了面向数字经济的“ABCDES”产教一体化数字技术专业集群,学院愿景是“分布式数字化产业学院”;使命是“以专业为基础,穿越产业,培养数字经济所需数字化产业人才,实现师生校企共发展”;价值观是“坚持共创、共建、共享的奋斗者精神”;口号是“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创业即立业”。
建院以来,计算机学院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先后与华为、亚马逊、深圳讯方、科大讯飞、东软睿道、HP(惠普及合作伙伴)、奇安信、知道创宇、完美世界、天融信、美团、安洵等数十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构建了一个旨在培养高水平产业人才的校企生态圈。企业与学院强强联手,开展产教一体化人才培养,按照产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创设联合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培养满足数字社会所需的通专结合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计算机学院注重创新创业和大学生职业发展工作,其创新创业基地“06工坊”和特色班(网络安全实验班、创智班、育才班)是计算机学院的教学特区,教学特区的设置为所有敢想敢做的师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其中,“网络安全实验班”培养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具备网络攻防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创智班”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培养具备跨专业知识识别与集成能力的领域知识工程师;“育才班”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具有勇攀高峰科学精神的学术型后备人才。
一、分系介绍
计算机学院共有三个系组成,分别是计算机应用系、网络空间安全系、云计算与大数据系。
(一)计算机应用系
计算机应用系有学生1700余人,分为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其中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本科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专科专业。
计算机应用系以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产业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交付能力,掌握智能计算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中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领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工程管理等工作,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技术人才。
(二)网络空间安全系
网络空间安全系现有学生1000余人,分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三个专业,其中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为本科专业,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为专科专业。
在人才培养中,网络空间安全系采用符合国际国家标准和学习认知规律的教育培养模式,以学习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技术基础、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掌握网络攻防技术、能使用渗透工具完成工作任务,具备网络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工具的使用以及安全产品开发能力,具有项目经验、富有创新精神,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高水平网络空间安全工程师。
(三)云计算与大数据系
云计算与大数据系有学生1500余人,分为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四个专业,其中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本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大数据技术为专科。
经过多年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系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重点培养具有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和云原生技术的多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跨界大数据人才。同时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能力、沟通技能、组织技能、协作能力、人际技能、研究技能等可转换技能,具备参与云计算平台开发、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开发相关工作的高水平产业人才。
二、办学特色
经过多年发展,计算机学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产业需求为牵引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以岗位技能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化教学为模式,以教育云平台为辅助手段,按角色、分层次,培养具有行业领先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强的技术人才。
(二)构建校企合作新格局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构建从产业中来、再回到产业去的产教融合发展新格局。与相关企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党建活动,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始终有实践的平台,并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增加专业技能,为将来进入社会夯实基础。
(三)构建社会服务新理念
以“数字经济”需求为指引,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PBL项目实践课程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交付意识和交付能力,为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承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情怀、素质过硬的公民和建设者。
三、学生发展
二十年来,计算机学院学子每年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诸多好成绩,累计获国际性奖项12项,全国性奖项近2000项,省级奖项5000余项。二十年来,每年都有一大批同学考取全国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就业方面,网络安全实验班每年都以100%的就业率高居榜首,所有本专科专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专业对口率在70%以上。二十年来,毕业生们散布在各行各业,从事着与数字技术相关的的各种工作,一些优秀毕业生还进入了腾讯、360、美团等知名企业,延续着他们程序员的梦想。所有的计算机人都在努力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十年是学校发展的节点,也是未来的新起点。计算机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脉搏,以高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计算机学院这片沃土上,开出自己的梦想之花!
(计算机学院)
学院新闻
- 理论学习丨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 2022年新年贺词
- 学校2021年度教师教学大赛圆满结束
- 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 “狠抓‘三风’促发展,威尼斯人81818官方网站为师生办实事”
- 工学院教师获2021 年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优秀教师称号
通知公告
院内信息
媒体科成
- 四川省教育厅: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强化校地联动?不断提升新校区服
- 四川在线:给农业赋予“智慧”的大脑,电子科大成都学院获国家发
- 中国网:电子科大成都学院获批四川省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
- 人民日报客户端:电子科大成都学院2门课程入选四川省一流本科课
- 人民日报客户端:电子科大成都学院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